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化 > 致中和,平天下

致中和,平天下

2019年03月12日 15:55:02 访问量:372

和平小学是2008年由东轩小学、西轩小学合并迁入原大和平中学校址后组建的一所六年制小学。学校服务15个自然村,服务人口16000人。学校占地面积35亩,建筑面积4800平米。2012年由政府投资对老校舍进行了彻底拆除重建,于20139月份全部迁入了教学楼。201311月更名为和平小学。针对当前形势,我校全体教师意识到学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重新审视本校发展现状,确立了学校未来的发展定位,初步确定以“和平”文化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提出了以“和平”为魂求发展的办学理念,要把校园文化做为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原动力。

一、加深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学校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对前人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光大。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在吸收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建设自身的特色文化是学校教育的关键,只有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才能为学生的成才奠基,为老师的发展铺路,为学校成功添翼。

二、正确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

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我们始终遵循整体性原则,特色性原则,借鉴性原则。坚持以深厚的国学积淀为基础,突出 和·平”文化主题 ,以“赏识”教育 为主要途径,全面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三、校园文化建设主题——“和·平”文化的渊源

“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范畴,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为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追求和处事原则。儒家“和”的思想内容主要包括: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理想观;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文化观;德主刑辅的治理观;仁者爱人推几及人的道德观修身正己,以德化人的教育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等。

“平”是自古以来人们追求的一种心理状态与修养,平即是一种心理宁静的精神状态进而外化成为平和,谦逊的表现。以静识物,以静观心,是人们认识真理和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所以古人很早就倡导要在宁静中思考问题,从而透过表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平和的心态,拒绝急躁才能使我们避免失误;而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依靠平和的心态才能找到问题的方法,避免消极被动和丧失信心。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平”是“和的外在表象,而“和”是“平”的内驱动力“平”“和”思想中的许多成分可以通过扬弃运用到我校构建以“和平”文化为魂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来。

四、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系统

主题:和平

校训:致中和,平天下

校风:和而不同,平而有致

教风:和教创新,平雅达人

学风:和学立行,平通修己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优雅气质,健康体魄,探索精神,赏识眼光,宽容情怀的阳光少年。

五、“和平”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具体实践。

(一)精心营造育人环境,构建浓郁的主题文化氛围。

1、针对当地气候特点,结合局校园环境建设的相关要求,立足于农村特色开展美化,绿化工作。实实在在地使师生感受到人在校园如在花园,在果园,在家园,在乐园。

2、针对学校的一草一木,学生志愿者发起“爱校如爱家”活动。在精心呵护一草一木的实践活动中,从花草树木的认知,精神特质的提炼和心灵感悟三个层次,实实在地体悟“和平”文化。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情操。

3、通过校园文化解读墙,牌匾,楼道主题长廊,班训,班级主题文化墙,学生手抄报,红领巾广播站等形式,使学校精神、办学目标、一训三风、培养目标直观呈现。能够时时处处激励师生。

(二)以“平和”文化为理念,指导全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1、尊重———“平和”理念下的管理文化建设

1)领导干部修身正己,以德化人。

①修炼内功,定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做好笔记,写好心得,不断提高自身素质。②把提高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每个班子成员的工作目标,个人的一切行为都要服从于这个目标。③精诚团结,互相尊重,密节合作,在分工,责任到人的基础上默契配合,不推诿,不懈怠,不计较个人得失,勇于承担责任。④工作严谨,深入课堂,认真听课,评课和教师一起钻石教学,争当教育教学的行家里手,⑤关心群众,为老师排忧解难。

2)充分发挥教代会和工会作用,尊重每一个老师,实施人性化管理。教代会,工会定期召开会议为老师与学校领导之间架起一条相互沟通的桥梁,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献计献策,同时为学校领导听取群众呼声建立一条通道,学校财务,评优评先及重大事项由教代会通过。

3)开展“和雅名师”的评选。出台《和雅名师评价标准》定期对“和雅名师”进行评选和表彰,以尊重与肯定老师的劳动。

2、宽容——“平和”理念下的德育文化建设

1)以课堂渗透作为主渠道,以班人活动作为主要途径,利用晨夕会,周会,从学生日常生活的礼仪,两操,卫生纪律等几方面进行养成训练,定期评选出“和雅少年”予以表彰。

2)充分禾利用重要节日,纪念日及重大事件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宽容、感恩、尊重、关爱、赏识等各种情操。

4)积极办好“和平之声”广播站,从中、高年级学生中选招广播员,担任小编辑,小记者,组建编辑部,培养学生从日常活动中发现问题,让广播站成为学生了解校园,了解社会的一个窗口,逐步使学生变得眼界开阔,心胸宽广。

3、赏识——“平和”理念下的教学文化建设

1)重点进行课堂教学的“平和”文化建设。课堂教学模式要以培养学生素质为目标,要既重结果又得过程与方法。特别要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特别宽容地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要特别鼓励学生在某一方面的特长发展,以赏识的目光看待所有学生,真正做到,和而不同,博爱共生。

2)努力感叹号人有“平和”文化特质的校本课程。课程的开民以集体主义,合作精神,自我认识和博学为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类型尽量使学生的差异性发展得到满足,实现能力和素养的提升。

实践类:科技制作,楹联文学社,校刊编辑部

艺术类:书法社

体育类:象棋队、魔方队

(三)创建校园特色,推行赏识教育

“平和”文化在教学中最直接的体现来源于课堂。为了使“平和”文化更好地与我校教学工作相结合,我校推行了“赏识”教育。“赏识”教育是世界公认的六大教育方法之一,其提出者是我国平民教育家周弘“赏识”教育是根本的理论是承认孩子的差异性,对每个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所做的如图都应给予地肯定与尊重,这契合了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文化观,也有助于学生探索精神的呵护与培养。因此我校大力推行“赏识”教育。力争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学校,在家庭在社会找到他的位置,找到的目标,并具备为之而努力的,能力和不竭的动力。

为了更好地推行“赏识”教育,我校组织教师认真系统地学习了“赏识”教育相关理论。认真研讨如何将理论与本校实际相结合,实现理论校本化。并要求每位教师认真分析自身业务特点,及学生特点找到日常教学中“赏识”教育的节入点,实现实效,高效。

获得新生的和平小学底子簿,基础差,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刚刚起步,尚 在初级阶段,我们正在摸索着不断完善

需要我校师生的共同参与和上级领导的支持与关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和平小学将会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活动文化等诸多方面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相信和平越来越好!

编辑:王兴华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中国现代教育网 教育部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玉田县鸦鸿桥镇和平小学 特此声明。